地 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电 话:020-123456789
网址:envizgroup.com
邮 箱:admin@aa.com
◎本报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李蓓蓓
“我们这里蘑菇长得还挺好,智慧如果您需要,大棚明天早上过来拉就行。引进”前段时间,新鲜山东省邹平市明集镇牛家村党支部书记穆玉文给采购商打了个电话。蘑菇挂断电话后,不断穆玉文在出货本上又记上一笔订单。智慧出货本上,大棚密密麻麻写满了订单,引进这已经是新鲜他今年用的第三本出货本了。
在邹平,蘑菇有这样一段佳话广为流传:穆玉文团结带领牛家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不断带动全村走上农业致富路,智慧使牛家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大棚富裕村。
科技日报记者日前走进牛家村的引进菇棚,科技赋能农业生产的画面映入眼帘:在向上生长的立体化“菇床”上,不少圆润饱满的平菇探出“小脑袋”,甚是可爱。穆玉文说,牛家村的蘑菇长得好,是因为智慧菇棚确保每一朵蘑菇都能得到精心管护。
由于营养价值高、生长周期短、栽培技术简单等优势,平菇成为老百姓餐桌上的常客。然而,其上市季节仅集中在春秋两季,有很长的上市空档期。
“以前,每到7、8月份,菇棚全闲着。但有了智慧菇棚后,现在一年四季都可以采菇。”穆玉文向记者介绍了菇棚的“智慧大脑”——菌菇数字化种植系统。记者看到,一个长宽在20至30厘米之间的控制台被固定于菇棚一侧。穆玉文轻触屏幕,气温、湿度、二氧化碳含量、光照等数据便清晰显示出来。与数字化种植系统配套的70余个传感器和20个监控设备分布于棚内不同位置,对菇棚环境进行24小时监测,并将监测数据及时上传至系统。通过手机,穆玉文就可以完成降温、除湿、通风等操作。
“现在我的手机上显示3号棚气温偏高,需要降一下棚内温度。”说着,穆玉文在手机上对3号棚进行降温操作。半小时后,大棚内温度便由29℃降到了23.9℃。“不仅仅是温度,喷淋、卷帘、通风,你能想到的棚内作业都可以通过手机完成,实在太方便了。”穆玉文说,“我一个人就可以打理这20个大棚。折算起来,每个大棚的人工成本每年可降低40%。”
随着蘑菇产业发展,牛家村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带动苏桥村、邢家村等周边5个村以集体入股的方式发展蘑菇种植产业,形成“跨村联建”产业联盟,实现抱团发展。
如今,穆玉文被聘为邹平市“乡村振兴红领导师”。他积极发挥帮带作用,指导周边5个镇14个村发展食用菌产业项目,辐射带动1200余户农户实现家门口致富,解决就业岗位200余个,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集体增益的共赢局面。
“我们计划投资1000余万元,新建高标准蘑菇种植大棚25个,可实现年产菌菇2000吨,年产值1000余万元,带动村集体年增收30万元左右,形成菌种研发培育、菌包生产、蘑菇种植和销售的全产业链条,不断推动蘑菇产业做大做强。”明集镇党委组织委员祝浩说。